近年来,室内滑雪场快速扩展,全球已有超过120家分布在35个国家落地建成。这类集运动、娱乐和休闲于一体的综合场馆不断刷新规模和体验高度。然而,在为滑雪爱好者提供极致滑行体验的同时,室内滑雪场也普遍面临一个共同的难题——冰层积聚。
无论是滑道表面形成的坚硬冰壳,还是灯架、钢梁、空调管道上悬挂的冰柱,甚至天花板位置因湿度和温度控制不当而形成的冰锥,都存在安全隐患。这些冰锥不仅有坠落风险,可能伤及滑雪者,还可能对价值不菲的设备造成损坏,给运营和维护带来不小的挑战。
▲ 深圳前海华发冰雪世界
(来源:网络,侵权可删)
一、室内滑雪场冰层带来的安全与运营影响?
室内滑雪场的冰层不仅影响滑雪体验,还可能带来安全和设备隐患:
根据滑雪事故数据显示,滑雪场日损伤率为0.2 %–0.3 %(约每千名滑雪者日受伤2~3例),而一旦因结冰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伤,雪场承担主要责任的情况下,赔偿金额往往高达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。
1.天花板及灯架挂冰:
空调管道、灯架及天花板常出现冰柱或冰锥,一旦脱落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及设施损坏。
2.钢梁、索道及轨道结冰:
结构钢梁、索道轨道和输送设备上的冰层,会影响设备正常运行,降低滑雪场整体运营效率。
▲室内滑冰场
二、室内滑雪场是如何维护的?
1.调整制冷系统和湿度控制:
通过优化制冷,设定目标湿度(30%–50%),结合热回收通风设备实现湿度和制冷的智能协同管理,从源头减少冰锥形成、长期维护安全,但难以完全消除已形成的冰锥,效果受环境变化影响较大。
2.人工清理冰层:
定期安排工作人员清理冰层虽然能直接降低安全风险,但存在高空作业的安全隐患、工作难度大、效率有限等问题。同时据估算,人工清理冰层的成本可能占滑雪场整体运营成本的5%至10%,并且伴随较高的安全风险。
3.安装防结冰设备:
在天花板或关键管道安装加热带等防结冰装置,通过持续供热使表面温度维持>0℃,以防水蒸气凝结成冰锥,尽可能防止冰块形成,初期安装成本较高,但具体价格因应用场景和面积差异较大(防结冰设备的成本范围大致为500~600元/㎡),但难以解决已结成的冰柱。
4.CO₂激光清障仪除冰
通过远程激光加热冰层,数百米外也可使冰块快速汽化或崩解,不仅操作安全、效率高,无需人工攀爬,可应用在高处或无法接触的区域,同时避免对金属设施造成影响。
▲使用CO₂激光清障仪打下来的冰锥
三、滑雪场除冰的新技术:CO₂激光清障仪
近年来,CO₂激光清障仪被越来越多滑雪场关注。CO₂激光清障仪在室内滑雪场的除冰应用中,显示出高效与安全的优势,它通过高能量激光束直接作用在冰层表面,使冰层瞬间升温、融化,从而实现远程、无接触,大幅降低人工风险,实现高效的除冰。
▲工作人员使用CO₂激光清障仪室内滑冰场作业
四、激光除冰的三大优势
1.远程操作更安全
工作人员无需攀爬或近距离清理冰块,数百米外也可完成操作,大幅降低作业风险。
2.快速高效,减少作业时间
人工除冰可能需要停业12至48小时,甚至可能需要更长的处理时间。而采用激光除冰技术,能够远程操作,迅速将冰层融化清除,显著缩短作业时间,减少滑雪场停业时间,确保正常运营不受影响。
3.精准可控,不伤设施
采用绿光导视功能与动态聚焦技术,确保激光精准定位和能量集中,既能清理彻底,又不会损伤滑道、灯架等或金属结构。
▲清障仪平板除冰工作画面
五、室内滑雪场激光除冰应用场景
1.高空挂冰清理:
天花板、灯架、钢梁上容易形成冰锥和冰柱,传统人工清理存在安全风险。激光除冰可实现远程高空打击,快速清除冰挂,降低坠落危险,并且不会损伤金属或灯具表面。
2.设备及轨道除冰:
索道滑轮、轨道、空调管道等关键设施若结冰,会影响设备正常运行。激光除冰能精准作用于冰层,保证设备运转稳定,减少维护停机时间。
3.应急快速除冰:
当冰层意外快速积聚或出现安全隐患时,激光除冰可在短时间内清理重点区域,避免事故发生,适用于突发情况应急处理。
▲室内滑冰场索道
随着滑雪产业对安全性与运营效率要求的不断提升,激光清障仪正逐渐成为室内滑雪场除冰的首选方案。它不仅能够显著降低人工成本,减少高空作业带来的安全风险,还能保持场地环境的稳定与舒适,从而提升游客的滑行体验。未来,随着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深入,激光除冰有望取代传统方式,成为室内滑雪场的标准配置和行业发展趋势。